Search

【演說觀點】如何妙語如珠:反轉字詞的奧義
 
蔡康永這段妙語出自於對岸節目「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演說觀點】如何妙語如珠:反轉字詞的奧義
 
蔡康永這段妙語出自於對岸節目「奇葩說」,先帶大家認識一下這個節目。
「奇葩說」是一個標榜徵求說話達人的選秀節目,本質上就是辯論形式的綜藝節目。
 
有別於過去辯論比賽大家穿西裝打領帶,搬出六法全書和數據資料嚴陣以待。
「奇葩說」裡的參賽選手多半奇裝異服,憑著自己的唱作俱佳和機靈反應,講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獨到觀點。
 
辯論的題目也非常生活化,而且充滿趣味。
像是「和人工智能談戀愛算是談戀愛嗎?」
「人類要不要發明時光機?」
選手們被分成兩隊,每次由三位選手代表出賽,由現場觀眾決定選手每次的發言是否能說服他們,而蔡康永就是其中一隊選手的導師,導師必須在雙方選手比賽過後,發表結論。
美其名是結論,但實際上導師的發言也是競賽的一環,說得漂亮就會幫助自己的戰隊拉抬聲勢。
 
這集影片的辯論題目是「我沒有上進心,有錯嗎?」
雙方選手交鋒激烈,對手以「沒有上進心是一種自由」,「停掉上進心,可以換來快樂」等論點強勢出擊。
 
直到蔡康永做結論,他的辯論立場是「沒有上進心,是錯的。」
只見他娓娓道來,短短六分鐘內,竟讓正反雙方選手不停拍手及讚嘆。
他到底怎麼辦到的?關鍵在於「翻轉字詞」的另類思考。
 
一、立論:字詞回環
 
蔡康永說:「沒有上進心,不是過錯;但沒有上進心,你一定會錯過。」
全場一陣掌聲。
這句話漂亮在把「過錯」回環成「錯過」,開闢了第三戰場。
這種表達模式也是蔡康永專屬的說話之道。
什麼意思?
蔡康永曾說:「我的說話之道,就是把你放在心上。」
所以對於蔡康永而言,他不喜歡說別人錯了,但會選擇說對的話。
因此,他不從沒上進心是過錯切入,而是從沒上進心會錯過導入。
 
對了,你可以試著分析「過錯」和「錯過」這兩個詞給你的感覺。
「過錯」帶有理性,分辨是非,然後指出錯誤;
「錯過」帶點感性,惋惜遺憾,然後悔不當初。
 
因此,當蔡康永此話一出口,就瞬間把劍拔弩張的是非之爭,扭轉為人生長路上無悔或後悔的感性思考,而那也正是蔡康永最喜歡的說話頻率。
 
二、破論:原句反說
 
緊接著,蔡康永在回應對手論點時,採取了「原句反說」,也就是借力使力,把原句反推回去。
 
對方說,把上進心中斷,可以換成開心。
蔡康永回應:「當上進心卡住時,不是中斷,而是轉彎。
幫你把上進心停掉,是換不成開心的,換到的是灰心。」
 
第一個駁中斷,改以轉彎;第二個駁開心,取以灰心。
 
對方說,沒有上進心叫做自由。
蔡康永回應:「沒有上進心能夠有自由嗎?我們這些有上進心的追求的是什麼?就是自由。」
 
這段破論很有意思,其實蔡康永只是藉對手之力,反將對手一軍,而且順勢地將論點帶向對自己有利的一方。
 
三、結論:詞彙新解
 
蔡康永最精彩的是結論,他先說有一個詞叫做「殺時間」,就是輕鬆揮霍時間的意思。
但他接著說:「你哪能殺了什麼時間啊!是時間在殺你。」
這就是「詞彙新解」,原來我們的殺時間是一句輕鬆的玩笑話,就是指讓時間快點過去。 
但這裡蔡康永換了個說法,就是主客易位,我們沒有權力殺時間,只有時間才有權力殺了我們。
 
那麼,哪一方的人會殺時間呢?
當然是沒有上進心的人會殺時間。
 
好,接下來最精采的連環技要出現了。
我們來看看蔡康永如何把「錯過」、「過失殺人」、「沒上進心」完美混搭。
 
他先連結「錯過」和「過失殺人」的關係:
「錯過」或許是不小心地,「過失殺人」也是不小心地,最後再用「不小心」連結到「沒上進心」,帶出最後這句撼動人心的結論:
「當你沒上進心時,你是在過失殺人 ── 你不小心,殺了自己的人生。」
 
看到了嗎?這又是一個「詞彙新解」的技術操作,「過失殺人」本意是不小心殺了別人,但這裡卻變成「沒上進心的殺時間,其實你殺的是自己的人生。」
還有比這更擲地有聲的妙語嗎?
 
平心而論,如果是正式的辯論比賽,蔡康永的論點有一些瑕疵,像是他說沒上進心不是過錯,就等同承認對方的立場。
 
但是,我們要欣賞的是蔡康永「溫柔而堅定」的說話之道,透過回環字詞、原句反說、詞彙新解,在能不指責對方是錯的情況下,另翻新意,感動人心。
 
這絕對是表達的上乘境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演說課:演說教練、演說黏力學、故事演說 桌遊課:陌生開發、桌遊應用、
View all posts